(第十三届健康中国论坛报道组记者 赵萌萌 谭琪欣)4月28日,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、人民日报健康时报、依视路中国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健康中国论坛“共建视界生态,助力近视防控”平行论坛在京举行。来自政府、专家、企业等各界代表齐聚圆桌论坛环节,共话视力健康生态圈的深度构建。 近视防控值得期待的努力方向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体育与卫生教育处副处长、二级调研员樊泽民表示,近视防控的时代前景,呈现“四化”特点。一是近视防控是长期化的过程。在《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》和即将印发的《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(2021-2025年)》等重要政策文件已把近视防控的时间延伸到了2035年。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体育与卫生教育处副处长、二级调研员樊泽民 二是媒体和社会关注度的热点化。近视防控成为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,有利于唤醒更多的公众、家庭持续关注近视防控工作,持续学习相关的近视防控技能和方法。 三是家长参与的普遍化。家长在近视防控中的作用非常重要,期待每个家长都积极参与、支持近视防控特别是掌握相应的技能和方法。 四是防控成效的可视化。两年多来,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达到了预期目标,期待疫情在全球消退后,迎来近视防控更可持续、更长久的成效。 全员近视筛查任务艰巨 “近视防控关口前移,全人群近视筛查是关键一步,然而这个任务非常艰巨”,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,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许迅表示,艰巨在于像上海这样经济条件非常好的前提下,做到全员近视筛查覆盖都花了九牛二虎之力,如果做到全中国人群的广覆盖,这就是要有大批的、合格的筛查人员,经过规范的培训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来。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受到中华医学会的指派,在一年半内要培养上万名的合格的筛查人员。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,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许迅 “除合格的人员外,要有筛查的设备,智能化、可重复性要好的设备,使得数据真实有效,同时人工效率大大缩减,这样软硬结合起来才能做到广覆盖。”许迅强调。 近视防控要抓住四大关键词 “近视防控要抓住的关键词:安全、科学、精准、有效。专业行业在其中要承担起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中推进的义务和责任。”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眼视光学组组长吕帆介绍,以温州眼医为例,科研上,近年联合依视路,做学生行为跟近视发生发展的研究,阅读距离、阅读时间、学习姿势跟踪等研究。在临床上解答家长“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,有什么办法可以矫正,有什么办法矫正以后还能缓解”的实际且迫切的问题。在科普方面,我们除了跟专业上的很多大咖合作外,我们也跟企业做合作,校企合作把很多有关青少年防控的知识挖掘出来,科学地梳理出来,传播给社会。 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眼视光学组组长吕帆 民营视光企业面临两大瓶颈 民营企业如何参与构建视力健康生态圈面临哪些困难?在全国有500家连锁分店、从事眼视光行业34年的宝视达集团董事长张鸿林分享了自己的体会: 宝视达集团董事长张鸿林 一、是从业人员社会地位得不到认可。很多员工觉得没有荣誉感和自我价值的认同,感觉自己就是卖眼镜的,社会地位得不到认可是人员流失的最大因素。河南有5所眼视光院校,我们赞助了3所,每年培养出来四五百人,由于社会地位认可度较差,大部分人毕业以后更愿意去医院或者直接转行,我们现在想发展、想开店、做更多的服务,就缺乏人才,另外每年流失的人员比新招聘进来的还要多。如果要提高行业从业人员社会地位,这里要进行突破。 二是加强专业学校的学生扩招工作,培养更多的视光人才,现在从业人员大概有40万左右,想要执行好未来的国家战略,人才缺口很大,我们预计要80-100万眼视光人才能满足视力筛查和后续完整精准的眼视光服务。 另外,我们筛查工作是做到了,而解决方案如何落地,这是最大的问题。 如学生活跃在社区、学校,每天进行的视光服务、视觉训练可以在就近的社区眼镜店、视光中心完成,更多的专业服务或者基层服务应该下放到眼视光中心、眼镜店,让40万眼视光人员完成更多的基础筛查工作,让医生把更多的时间节省出来,做更进一步的检查诊断工作,这对将来发展会起到更好的作用。 |
相关文章: |